近日,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印發《關於開展“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和加強制度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要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四風”問題全面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其中特別提出要堅決糾正唯國膠原蛋白內生產總值用幹部問題。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表示,這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中央文件首提糾正“唯GD P論英雄”。
  GD P只是衡量經濟發展成果的其中一個指標,但絕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指標。但大多數的地方官員仍然會將G D P放在第一位,不是不明白這一事實,而是政治前途與G D P捆綁在一起,實難割捨。大政府掌握著強大的行政、資本權力與資源分配權,官員可通過政府主導投資從尋租屋網租空間中攫取利益,投資拉升的G D P又被作為政績考核的核心標準,成為升遷的重要條件。將G D P作為政績考核的標準可以說是“唯G D P論”的根源所在,G D P既是其利益來源又是其追求的目標,才會導致捨本逐末的G D P競賽不停上演。
  “唯G D P論”多年來對經濟社會帶來的傷害,主要在於助長了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擴大強化。在GD P競租屋網賽思維下,高污染、低技術,這種可以最低資源投放迅速拉升G D P的行業,是最受歡迎的。地方忙於招商引資投入到高污染、低技術的產業中,導致污染日益嚴重,並固化了粗放型增長方式;同時,盲目投資“鐵公基”項目,不僅降低投資效率,經濟結構亦嚴重扭曲,且為保證投資通過土地財政與房地產行業的惡性循環將地方債的雪球越滾越大,最終造成產能過剩與地方債危機愈演愈烈的局面。
  如果說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即使低效、不可持續也算是一種發展方式,那麼“唯禮服G D P論”的演變過程中還附帶出的一些問題,則不是發展甚至是破壞發展。為了G D P而大搞滿城挖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不僅是無效的G D P,勞民傷財的後果及對資源的浪費亦是對發展的破壞,更不用說普遍存在的豆腐渣工程。而為了有好看的增長數據,為GD P註水,政績指標層層下壓於是統計數據層層造假,最終地方G D P之和大於全國成為常態,何其荒謬——— 既沒有發展也沒有增長,只是一個虛假的數字。
  《通知》中強調的“堅決叫停違背科學發展、盲目鋪攤子上項目的行為,堅決查處製造假情況、假數字、假典型、虛報工作業績的問題”,正是針對上述問題,而根本的解決途徑在於該房屋貸款項的最後一句“堅決糾正唯國內生產總值用幹部問題”。
  雖然這是中央文件首提糾正“唯G D P論”,卻不是中央首次提出這個問題。“理性看待GD P”已呼籲多年,習近平總書記最近亦多次強調正確的政績觀。但GD P迷信長期難以破除,除增長崇拜的因素外,也未能建立一個有效的替代考核標準。中國在高增長中形成了路徑依賴,一有問題就回到“保增長”的路子上去,於是G D P競賽也在“保增長”的名義下大肆蔓延。2005年初,北京、天津、河北、遼寧等10個省、市,相繼啟動綠色G D P試點,將環保指標納入政績考核,卻最終不了了之。
  在當下這個時點高調提出“糾正唯G D P用幹部”,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目前經濟下行導致政府收入減少,同時地方債壓頂,銀行資金面緊張難施借新還舊故技,地方官員即使有心再進行G D P競賽亦可能無力。而經濟結構性危機凸顯,結構轉型已迫在眉睫,中央亦多次提及釋放改革紅利,利率市場化等改革政策也逐步推出。
  以G D P作為政績考核主要指標,是G D P迷信與粗放型增長方式的根源所在。在政府財政緊絀、高呼改革的時點,強調“糾正唯G D P用幹部”不失為一個好時機。政績考核標準的改變固然值得期待,但需建立一套有效、科學的新政績考核標準取而代之。以“國民幸福指數”作為新指標曾被高頻討論,這一指標需將最能體現國民幸福的民意以量化的形式納入考核體系之中,方能免其流於望梅止渴、畫餅充饑,這也許才是最大的難題。  (原標題:[社論]終結唯GDP論英雄,需建立新考核體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r76srqa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